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作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对外开放窗口,十年间,以打造“空中丝绸之路”为基础,以扩大开放功能为支撑,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加速贸易、产业、人文等全方位合作交流。
强化枢纽建设 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今年5月,西安率先实现了中亚五国六城的直航全覆盖,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对外联络的紧密度不断提升。6月初,陕西省首条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开通,进一步完善了陕西到中亚乃至全球开放通道,填补了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陆空多式联运短板。
如今,中亚车厘子、泰国小菠萝、榴莲、黑虎虾……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进口食品通过贸易物流大通道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新材料、机电、电商等产品也通过国际贸易新通道,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和千家万户。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通过建设空中货运走廊、打造国际贸易集散中心、创新通关监管模式等方式,加速构建辐射广、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贸易物流大通道。目前,已联合西部机场集团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6条,其中国际航线104条,连通全球37个国家、76个城市。
深化制度创新 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
十年来,空港新城积极争取获批设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示范先行区等一批等开放平台,全面与国际接轨。
目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已累计形成自贸创新案例65项,其中4项全国复制推广、2项部委认可、6项全省复制、4项全省最佳。
空港新城自2018年4月获批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空港新城已聚集14家航企总部、13个物流园区和200余家航空物流企业,成为西北地区功能最全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今年5月,空港新城获批成立的陕西自贸试验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域抢抓RCEP机遇、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放大“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开放平台优势提供了又一个重要支点。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产业聚集新高地
以物流集聚促进产业发展,空港新城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多个功能区作用,持续提升集货能力,已发展成西安乃至陕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今,空港新城的航空进出口货值占到全省外贸的70%,成为陕西临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此外,空港新城结合自贸区优势,充分对接国际标准与国际规则,创新土地制度、产业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人才流动制度,建设国际开放合作的产业承接高地。同时,依托现有的创新案例发展经验,积极分享、深化国际创新务实合作,打造互惠包容的产业聚集地。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共有市场主体6.2万余家,初步形成了包括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在内的临空经济全产业链,临空经济产值突破360亿元。(李雨桐)
(编辑:高艺桔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