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驾车犯困千万别硬撑! 疲劳驾驶“驶”不得!

2025-05-21 10:38:27 来源:延安交警支队 字体:

疲劳驾驶

是一种极为危险的驾驶行为

驾驶途中一旦出现

 闭眼、犯困、精神涣散 等情况

事故风险率立刻就会直线上升

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下面来看近期查处的一起案例

简要案情

  5月19日,子长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根据陕西交警大货车监管APP应用平台预警,在205省道41公里200米行驶的陕AB***5号大型汽车涉嫌疲劳驾驶,子长交警根据车辆行驶轨迹路线对该车进行了拦截。经调查,驾驶人冯某斌驾驶陕AB***5号大型汽车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小时,休息不足20分钟,属于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

  民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九十条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之规定,对驾驶人冯某斌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

 

疲劳驾驶

一不留神意

事故就会发生

 

导致疲劳驾驶的因素有哪些?

01  睡眠不足

这是导致疲劳驾驶的常见原因之一,大脑和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在驾驶过程中感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

02  长时间驾驶

连续驾驶时间过长,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大脑也会因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疲劳。

03  驾驶环境单调

在一些路况良好但景色单一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长时间在夜间行车,周围环境缺乏变化,驾驶员的大脑容易产生懈怠,进而引发疲劳。

04  身体状况不佳

驾驶员本身患有疾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或者处于过度劳累、饥饿等状态,身体的机能下降,也会更容易在驾驶时感到疲劳。

05  氧气因素
 
小汽车空间小、密封性好,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就很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人体就会感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


疲劳驾驶有何危害?

👉 轻微疲劳 ——换挡不及时、不准确。

👉 中度疲劳 ——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 重度疲劳 ——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行车前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驾车时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时间行驶应注意停车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预防疲劳驾驶。

注意劳逸结合

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适当开窗透气

冬季驾车时可以在风小的路段,稍微打开车窗一条缝隙,通风透气的同时,也避免了冷空气大量涌入车内。此外,还有效降低了车内外温差,防止挡风玻璃起雾。

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夜间行车,光线条件差,加上生物钟影响,容易使人精神犯困。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延安交警提醒

疲劳驾驶危害大

安全才是最近的路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

请勿疲劳驾驶!

 

 

(编辑:陈米米 审核:侯伟)

  • 交通要闻
  • 领导访谈
  • 交警在线
  • 交通会展
  • 交通教育
  • 物流货运
  • 轨道交通
图片文章
  • 驾车犯困千万别硬撑! 疲劳驾驶“驶”不得!

    驾车犯困千万别硬撑!

  • 西十高铁建成后西安至十堰实现1小时内到达

    西十高铁建成后西安至

  • 秦都交警大队调整北塬大道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抓拍时段的通告

    秦都交警大队调整北塬

  • 大荔公安交警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运输企业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大荔公安交警联合交通

  • 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开车,别让安全“打盹”!

    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

  • 汉宁大修第二阶段路面施工任务圆满收官

    汉宁大修第二阶段路面

  • 陕西交控与陕西建工投资集团座谈

    陕西交控与陕西建工投

  • 千村宣教 | 汉中交警持续开展“千村宣教”活动 守护平安出行路

    千村宣教 | 汉中交警持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