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千百年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叹,道不尽莽莽秦岭围困下商洛人行道难的惆怅。
今天,商洛万山中,秦岭沟壑里,一条高速公路正以磅礴的气势,打通商洛东西交通大动脉,助力商洛地区乡村振兴。
这,就是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
大山百姓的期盼
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属于G4015丹(凤)宁(陕)高速公路东段,地处秦岭腹地,桥隧比例达79%,东起丹凤县竹林关镇接G40沪陕高速,西至山阳县高坝店镇接G70福银高速,全长38.52公里,横向连接沪陕、福银、包茂、十天、京昆5条国家高速公路,形成连通西北、西南、中原和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走廊。
即将建成通车的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6座立交,增加的4个收费站,将沿线竹林关镇、土门镇、银花镇、中村镇、高坝店镇5个镇连结起来,十几万百姓出门就可上高速,进市逛省,通江达海都一路畅行。
那么从项目通车开始,预示着一条纸上的红线,将铺成山间一条宽阔的大道,一声声汽笛,将穿过千山万壑。一条彩色的河流,将在它的上面流淌。这将是一条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财富流!这一陆地上的河流,穿山过涧,往来奔涌,沟通着东西,连接着八方。
弃渣最好的归处
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有11座隧道,全长5947.3米。逢山开路,每一项工程建设,都会产生大量的弃渣,如何让弃渣发挥作用,变废为宝,既节省投资,又维护生态平衡?
为把本项目建设成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建设者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绿色环保公路为目标,从设计到施工都把绿色环保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针对沿线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汛期降水集中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弃渣场地就成为关键。
为此,参建各方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在弃渣场的设计方案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施工前由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对弃渣场内的水文数据、关键部位的防护标准等进行详细计算,严格选址把关,降低安全隐患。
施工中采用永临结合的办法,严格实施设计方案,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周边截水沟、排水沟及平台规范施工,在各级平台场地整平完毕后,严格按照自然资源、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及复林工作。
以洞底村弃渣场为例,弃渣场位于丹凤县竹林关镇洞底村附近一沟壑内,占地面积161亩,总容纳土石方量约为140万方,渣场长度950米,总体高差为95米,共设置13级边坡。
如今,已经建成了13级的“梯田”,覆盖了熟土,种上了小树苗,随着水浸土渗,这些树苗已经生根,未来不需几年,在秦岭大山的云蒸雾气的滋养下,小苗必然能茁壮成长,大山最终恢复原本的生态。
充分彰显社会责任
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参建各方本着服务商洛人民、铸造精品工程的信念,在重重困难中艰难前行,为当地百姓铺设着致富路、架设着幸福桥。
建设过程中,真正把以民为本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汛期,沿线乡镇相继遭受暴雨侵袭,造成山路塌方、河堤垮塌、道路中断,村民被困,生活、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闻讯后立即调派技术员和工人,出动挖掘机赶赴现场,24小时连续抢险救援,保障村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2022年10月份,3标项目部以“恢复群众正常生活,打通群众生活线”为目标,积极参与高坝店镇双寨村、高坝社区的灾后道路恢复工作,在雨季刚刚结束之际,组织人力物力,经过9天紧张的工作,顺利完成2村7个组10余公里的河流和村道疏通工作。2023年初,高坝店镇森林突然着火,项目部接到救援请求后,立即成立党员突击队,带着机械设备和救援物资奔赴现场,一边扑灭明火,一边开挖防火隔离带,有效遏制了火势的蔓延。
在疫情封城期间,丹宁东公司组织为商洛市捐赠防疫物资价值30余万元,号召参建各方党政工团齐上阵,为项目驻地防疫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协助当地镇政府维持绿色通道秩序,助力核酸检测,企地同心,合力抗疫。建设过程中,组织参建单位对沿线村民进行济困扶贫,优先聘用有务工需求的村民从事普工、木工、钢筋工等工作,依托项目建设带动沿线8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组织施工单位提供挖机、装载机等专业机械设备和技术人员,捐赠10万余元物资,帮助沿线镇政府和社区改造出行、办公等基础设施,帮助村民解决出行、生活问题,进行土地整治及河道环境卫生清理等工作。花费300多万为山阳县银花镇修筑便桥,将丹凤县七星沟村2公里主干道由原来的4米拓增至6米,积极参与沿线的抗洪抢险和救火工作10余次,组织为受灾地区捐款1万元。定期组织“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孤儿、困难退役军人筹集捐款2万元,为生活在敬老院的40多位老人送去米面、牛奶、鸡蛋、西瓜等慰问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地共建的“雷锋精神”,充分彰显和履行了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