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政府免费给我们发放的加厚地膜,这膜提温增湿保墒效果好,红薯成熟采收后方便捡拾回收,还环保。”5月6日,在临潼区穆寨街道东岳村,记者看到,农户们正忙着在地里覆膜种红薯,临潼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现场为农户进行农技指导和服务。
据了解,临潼区设施农业基础牢固,农业覆膜面积约6万亩,使用地膜400余吨。为减少地膜残留污染,提高地膜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临潼区以园区、农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组织为主,初步建设农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20个,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
“今年,给我们东岳村免费发放了50卷加厚地膜,有效覆膜40余亩地,可以改善蔬菜品质,促进增产增收,还能给村民节省农资费用。”东岳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妹说,政府还给村上建设了农膜回收点,将来集中处理很方便,也能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
“推广应用厚度0.015mm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可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临潼区农技中心蔬菜站高级农艺师杨绒娥介绍说,接下来,将针对蔬菜、瓜果等主要覆膜作物,在全区大力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并同步完善回收体系,从源头减少地膜残留污染。
(编辑:赵煜恒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