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咸阳市淳化县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坚定“1235”工作思路,聚力打造“同心至醇(淳)”品牌,先后荣获全市统战工作、统战信息与宣传工作、民族宗教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构建“大体系”,把牢“定盘星”。坚持把统战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对标落实“四个纳入”,2023年通过“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统战领域相关理论21次25项,听取汇报7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会、月度恳谈会等11场次,创新提出一条主线、两张网络、三个作用、五大品牌的“1235”工作思路和“五大行动”,审议《政治协商工作计划》等事项6项,主持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搭建“大舞台”,彰显“贡献力”。坚定“因地制宜、提升效能、一室多用、综合利用”原则,探索“硬件先行、软件相赋、内涵发展”思路,率先建成镇街道统战工作站8处、村(社区)统战工作室14个、文化广场2处,依托阵地完成网络募捐善款351万元,累计争取“万企兴万村”资金5.3亿元,扶持14名统战对象返乡创业,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90余人,特别是开展春节新乡贤遍访活动,举办“就近就地就业帮企助企惠企”招聘活动9场次,咨询人数780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2120人,为“四个淳化”建设汇聚了强大统战合力。
发挥“大示范”,激活“主引擎”。坚持以“高位推进、示范带动”作用营造齐抓统战氛围,严格践行“三个带头”要求,主持建立县级领导“十个一”联系机制、月度“暖企畅聊恳谈会”机制等,带队对基层统战工作站(室)进行观摩,践行“四下基层”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3次,深入开展政党协商3次,列资940万元帮助民营企业纾困、“一对一”解决困难上百个,促进7户停减产企业恢复生产,29户规上企业产能充分释放,59户民营企业实施发展项目72个,做到了以统战工作新成效激活发展“大磁场”。
推进“大创新”,打造“亮品牌”。坚持“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理念,聚焦“同心至醇(淳)”,打造“同心联企”“同心领贤”“淳新荟萃”“籽籽同心”“同心家园”“五个子品牌”,“一室六有”标准化统战基地做法在全市介绍经验,“五举措”构建大统战做法在全省宣传推广,在全市率先建设“同心联谊服务民企实践创新基地”和宗教场所“爱党爱国教育室”,率先绘制宗教场所及民间信仰场所分布图,让淳化统战工作更有影响、更具特色。
纳入“大考核”,下好“一盘棋”。坚持以考核为抓手、督导为导向、助推统战任务末端落实,全面推广“四维”末端理念和“五透”工作法,把统战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作为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制定了《县镇街道统战工作考核细则》等,健全“述职、评议、督导、考核、评价”五项长效机制,实行看研究部署、看责任落实、看工作推进、看机制建立、看成效成果、看争先创优“六看”标准,推动统战工作同全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编辑:赵煜恒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