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十高铁西岭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境内,地处秦岭低中山区,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左线长18.083千米,右线长18.032千米,合计36.115千米,为全国高铁项目已贯通隧道中最长的I级高风险隧道。隧道洞身围岩涵盖泥岩、砂岩、石英片岩、石英岩、大理岩、泥灰岩等,穿越2处断层、8处褶皱、10处洞身浅埋段,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施工顺利推进,西成客专陕西公司持续深化精品工程创建,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建造水平。“隧道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悬臂掘进机、锚杆钻机、自铺式智能衬砌台车、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等工装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及质量,同时借助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适时调整施工参数,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十高铁指挥部副指挥长唐军刚说。
西十高铁开通后,西安至十堰实现1小时内到达,西安至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左右,将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速铁路网,拉近陕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
在安康市旬阳市桐木镇西康高铁枫坪隧道出口,物料运输车来回穿梭,正在作业的大型抽风机犹如一条巨龙,从隧道内探出“脑袋”。距离出口2.6公里的隧道里,爆破员、安全员、管理员等各司其职,正在紧锣密鼓地为掌子面爆破进行着准备工作。“爆破前施工人员都要按严格规定撤离,爆破结束后需要通风,检查现场有没有残留炸药,然后进入拉运环节,通过对向施工打通隧道,爆破一次,隧道就可以缩短3米,本月中旬就打通了。”
中铁广州工程局市政环保公司西康高铁5标段项目部技术主管陈辉介绍,隧道施工中,由于软弱围岩、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等多种不良地质状况频发,需要穿越褶皱构造、3处断层破碎带和1处浅埋段等,围岩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建设团队按照施工计划安排,紧盯时间节点,在超前支护、钻孔爆破、监控量测、衬砌浇筑等环节加强管控,引入智能衬砌台车等先进设备,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同时,施工精度和效率显著提升。
西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期5年,计划2026年6月建成运营。建成后,西安至安康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以内,大幅缩短关中城市群与陕南秦巴山区的时空距离,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西康高铁全线隧道、桥梁、路基、站房、轨道等各项工程齐头并进,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编辑:小陈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