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忠诚有迹。坐落在红色名城的泸定县公安局泸桥派出所始建于1983年,位于泸定县泸桥镇赤水路21号,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隔路相望。派出所现有民警22人、辅警12人、工勤1人,分户籍、案侦、社区三类警种,辖区面积380.73平方公里,共有3个街道社区居委会,16个自然村,常驻人口3.5万多人,藏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黎族、回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生活。
近年来,日复一日汲取奋进力量的泸桥派出所,在红色基因沁润之地,立足于深耕“红桥警务”,坚持人民至上,忠诚履职为民,助力换来了当下“红城绿谷•康养泸定”的声名远播,并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殊荣,不负雪山下的铮铮誓言。
薪火相传,“忠诚警务”凝聚向心力
“爷爷为了新中国来到泸定,我生在泸定长在泸定,我想像祖辈一样守护这里的平安!在铁索桥上,仍能“听见”当年嘹亮的冲锋号响,仍能“看见”红军勇士奋勇夺桥的身影。在红城泸定,不仅流传着“13根铁索扛起一个共和国”的红色传奇,更有红色意志的代代传承。从泸桥派出所走出来的王旋就是其中一位,更是一脉红色传承的亲历者。
2009年参加工作就在泸桥派出所,从小听着飞夺泸定桥故事长大的他,深知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泸桥派出所。他还有个哥哥,叫王凯。“凯旋”,是他们的爷爷——山西南下红军战士王布义取的,就是希望后辈们传承先辈革命意志,处处冲锋在前,事事都能像优秀的战士一样凯旋而归,守护这一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当时,正值泸定水电开发的高峰时期,水电移民矛盾纠纷突出,初为警的王旋成功经受住了大考,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现如今,从派出所转战至禁毒战场成长为大队长的王旋,秉承在泸桥派出所铸就的优良传统和融入血脉里的红色基因,致力于天下无毒,带队奔走于挚爱的禁毒战场,向险而行,浴血奋战,“零容忍”毒品犯罪,守护好了这一片净土,不负爷爷的期许和人民的重托,换来了当下泸定禁毒工作的历史新高。目前,泸定县的吸毒人员大幅减少,三年未复吸人员不断提高,未复吸率达到80%以上,毒情形势得到有效遏制。
走过的都是岁月,留下的都是忠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精神,穿透八十九年风霜雪雨,成为“红城卫士”心上熠熠生辉的“旗帜”。1989年就到泸桥派出所工作,在七十年大庆安保后退休的孟康林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泸桥派出所要管三乡一镇(泸桥镇、烹坝乡、岚安乡、田坝乡),所里只有一辆偏三轮。到岚安没有公路,全部是走路。出警时,从沙湾过河到余家庄子,把车子停在沙湾,过河走山路,到岚安爬山要走2个多小时,但人些没有怨言。”从泸桥派出所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胡德仁,六级伤残被摘除了脾脏的他克服扎根高原,拖着病体同样参与派出所值班守夜、巡逻;科班出生、能文能武、雷厉风行的张莉,于2011年至2015年担任派出所副教导员、教导员、应急处突大队长,是全州为数不多有口皆碑的城区派出所教导员。特别是近两年多时间里,在派出所所长长时间空缺的情况下,主持派出所工作的她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畏强权,公平正道,敢拼有爱,身先士卒,经常与民警一道通宵达旦值守办案处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泸定桥畔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后提拔至政工科长。她说,当时她深感疲惫、最无助、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就释然了;“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泸桥派出所第七任所长的周涛,从争创全州首个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冷碛派出所走出来的他,虽然已身兼局党委委员,还是一如往常的几乎以派出所为家,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45岁的他两鬓早已斑白,将派出所带出了全州执法规范化标兵单位 ……时光荏苒,而今的泸桥派出所民警辅警追寻着先辈们的红色足迹,薪火相传,扛起如山的使命,让“忠诚警务”之花在泸桥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这片红色沃土的滋养下,作为全州“忠诚警务”示范所队的泸桥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汲取红色革命精神“养分”,将忠诚的价值取向和果敢的行为担当融入到血脉的最深处。每逢建党日、新警报到日、党员发展日、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派出所都会组织民警辅警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忠诚教育,接受思想上的洗礼,进一步筑牢红城卫士对党绝对忠诚的终生信仰,切实做到警心向党,为忠诚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队伍保证。与此同时,在“雪域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积极开展“六型”党支部创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每月之星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小分队,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全力锻造忠诚警队、先锋警队、满意警队、爱民警队和担当警队。
民生为重,打造“幸福泸桥”金名片
泸定桥,昔日胜利桥,今日幸福桥。山河无恙、烟火寻常,这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眺望,也是引领泸桥派出所全体警员奋斗的“灯塔”。
“在这里,“枫桥”就是新时代的“泸定桥”,一座平安桥、致富桥。而泸桥派出所,就如桥上的卫兵,日夜伫立、守望。”民之所愿,吾之所往。2003年入警,曾获“十大雪域卫士”提名奖、现任泸桥派出所所长周涛深知,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针对辖区地广人多、治安复杂、防范薄弱等特点,依托县局“红桥警务”警务品牌理念,泸桥派出所在深耕善治新时代“枫桥”精神引领下构建“平安桥”,将一村(社区)一民警一辅警的制度(“三个一”制度),将社区民警辅警的责任落实到人,并组建“红城义警”联合巡防队,推出“警地融合、警民融合”机制,发挥巡防队“人熟、地熟”的优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逐渐形成高效、成熟的城区警务团队。有力实现矛盾纠纷、案事件快办快处,得到辖区老百姓认可和高度赞扬。
如今的泸桥镇有市井人情,也有烟火风景。特别是自从城区泸园、龙吟半岛步游道的潮汐售卖点开设以来,每天早晚近400个点位开摊售卖,“潮汐市场”周边以及群众锻炼健身的绿道上行人如织,很是热闹。如何做好便民服务,为群众和商贩提供一个安心的经营与活动场所,成为了泸桥派出所的新课题。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警力跟着警情走,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泸桥派出所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建立“潮汐勤务”工作机制,联动县局特巡警大队、交警大队,将错峰用警、科学布警、重点驻警、动态调警等“潮汐用警”模式实战化运用,把有限的警务资源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通过加大对“潮汐市场”的巡逻密度和服务力度,“潮汐市场”越来越兴旺,处处可见烟火气下的民心微笑,这也是周涛他们眼里最大的民生,最好的福祉。
不断释放“忠诚红利”,拓宽各类服务渠道,全力打通精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泸桥派出所积极开设“微户政”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业务咨询、资料预审、时间预约、网络办理、快递服务等户籍办理业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办好事”。同时,围绕特殊困难群体,将服务前移,积极推行预约、上门服务,并主动为老、弱、病、残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措施。
“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服务在于心。犹记得,泸桥派出所办证大厅门前,辅警姜泽涛俯身背起坐轮椅的老人跑完所有办证流程;泸定桥畔,副所长史进在冬季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救下跳河轻生者;潮汐市场绿道上,副所长史进与特巡警大队“红城尖刀”队员一起联勤巡逻,快速处理纠纷;一路之隔的成武小学门前,指导员刘彬与交警大队“微笑天使”刘格芦一起指挥交通、守护孩童平安……泸定桥为证,民警辅警用真心为群众服务,留下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好评。
锚定方向,谱写“红城卫士”新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方向明而路自定。泸桥派出所紧扣“深耕忠诚警务·锻造红城卫士”主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建新时期“红桥警务”,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锚定“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深入摸排违法犯罪线索,强力开展“净土”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辖区治安环境为之一清。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先”原则,强抓治安巡逻防控,融入科技智慧,发挥“群众天网”效能,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多年来,辖区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辖区内社会治安更加稳定。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如成武小学楼顶上“托起明天的太阳”标语一样,泸桥派出所持续抓好警校共建共育工作。副所长孙明江被辖区学校聘请为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办形式多样的法治课堂,与师生沟通交流,为孩子成长护航,向校园欺凌说“不”,共同建立法治校园“连心桥”。不定期组织民警辅警对校园及周边开展治安、交通综合治理,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先辈丹心照汗青,濛水泸桥永为证。继往开来新时代,矢志忠诚永为民。”群众的微笑,就是对泸桥派出所最大的表彰。“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泸定公安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红桥精神”,夺取一个又一个的时代胜利。在忠诚的道路上,泸桥派出所在这片红色故土里孕育,在先辈们的事迹传唱中成长,不断继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精神,在圣洁的光芒里向上。
迈步新时代,泸桥派出所必将“深耕”这红城绿谷的“善治”土壤,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下,在擎旗奋进的新征途中,发扬长征精神,壮大“红桥警务”,时刻不忘“一心听号令、一身硬骨头、一切为打赢”的铮铮誓言,在“泸水青山”中搭建新时代“平安桥”,让泸定桥这座胜利桥,成为新时代群众的幸福桥!
(编辑:杨志军 审核:阴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