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车时“可怕”的是
车还在继续行驶着
驾驶人的大脑处于“待机模式”
双眼处于“关机模式”
一旦身体出现疲劳
可千万别开车
否则一个不留神
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事故案例
事故致奚某受伤,车辆受损。交警认定小车驾驶人奚某负全部责任。
疲劳驾驶
会让驾驶人的判断力下降
反应迟钝
操作失误增多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的因素
1 睡眠不足
这是导致疲劳驾驶的常见原因之一,大脑和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在驾驶过程中感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
2 长时间驾驶
连续驾驶时间过长,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大脑也会因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疲劳。
3 驾驶环境单调
在一些路况良好但景色单一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长时间在夜间行车,周围环境缺乏变化,驾驶员的大脑容易产生懈怠,进而引发疲劳。
4 身体状况不佳
驾驶员本身患有疾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或者处于过度劳累、饥饿等状态,身体的机能下降,也会更容易在驾驶时感到疲劳。
5 氧气因素
小汽车空间小、密封性好,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就很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人体就会感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
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行车前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驾车时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时间行驶应注意停车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预防疲劳驾驶。
2:注意劳逸结合
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3:适当开窗透气
冬季驾车时可以在风小的路段,稍微打开车窗一条缝隙,通风透气的同时,也避免了冷空气大量涌入车内。此外,还有效降低了车内外温差,防止挡风玻璃起雾。
4: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夜间行车,光线条件差,加上生物钟影响,容易使人精神犯困。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编辑:陈米米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