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上级党委“三个年”活动部署安排,聚焦“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今年以来,陕西交控集团西安绕城分公司优化群众出行举措,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幅交融互通、美好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陕西交通新画卷正跃然呈现。
破局,把责任扛在肩上
近些年来,西安绕城高速车流量峰值已达每日出入口60万车次,远超设计流量,工作日早高峰时段雁塔至高新段长期处于大流量缓行状态,成为西安绕城运营管理中的难点和瓶颈。
解放思想,破局突围。“能不能把应急车道分时段合理借用?如果可以借,那么要怎么借?”应急车道作为“生命救援通道”,如何在不影响应急保障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借用以缓解交通压力,这在西部地区并无先例,考验的既是管理者“吃螃蟹的魄力”,也是管理中的智慧。
民心之所向,便是西安绕城之所行。组织多方研判,开展小客车应急车道借道通行可行性研究,咨询交通专家,联动高速交警,五天测试、三次优化方案、周末两夜连续鏖战……反复研究、推翻、再优化,力求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几天后,每日从曲江新区前往高新区通勤的市民张先生切身感受到了开放应急车道带来的便利。“为西安高速管理者点赞,以前上班还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只用半个小时抵达……”西安绕城高速试行“借道通行”后,拥堵距离缩短1.2至1.5公里,拥堵时间缩短30至40分钟,通行效率提升明显。
通达,把便捷留给司乘
窗口有界,服务无界。在高质量交通的带动下,全球共享共生、通达无界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顺应时代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已成共识。
10月25日晚,西安绕城高速河池寨收费站。河南一货车司机满载着金针菇经过绿色通道,在网上发布了当班收费人员“光速”查验的现场视频,对西安交通人的高效作风表示赞赏,引来一众网友点赞。“之前途经其他省市区需要办理手续,非常麻烦,而在西安无需大量搬运和频繁破坏包装,很是省心。”
一位江苏ID“南山果农”的网友评论说:“西安的绿通非常值得大赞,我是亲历者深有体会,10月29号经过,一切还是那么丝滑。”
8月以来,西安绕城与长安大学“快快绿通车”技术研发人员改进实施“特情车辆信息电子化登记”,提高车辆预约使用率及通行效率,优化绿色通道查验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机场、曲江、高新区、河池寨、未央南、未央北等6处整站式无人收费站点改造工程,在西部率先实现无人化收费,无感畅行,开启高速公路运营服务新时代。
交融,把芬芳撒向远方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把满意的微笑留下,把文明的芬芳撒向远方,构成“绕城人”的内在品格,在“绕城路上无小事”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全心服务”的企业文化。2月,一位作家网友张铁鱼去机场的路上因手机电量不足自动关机,行至西安绕城分公司汉城收费站后,向收费站人员无奈地表明了自己的处境,“么事儿,我帮您付了。”工作人员短短的一句话便帮他脱了困。“我奔波千里,西安温暖如春……此前来过一次西安,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安美食,而经过收费站的事情后,觉得西安人也特别可爱,西安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谁都会遇到紧急状况,更何况这只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西安绕城分公司收费人员田媛微笑着说。今年,她因此上榜“西安好人”。其实,在“全心服务”的西安绕城,每天都有无数的“田媛”故事在沿线各岗位暖心上演。今年截止11月底,西安绕城热线电话累计受理咨询12620通,接到表扬电话479条,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力有效解决。
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种种体验日益细微、真切、丰盈。从愿景变为现实,从“大写意”变为“工笔画”,向世界讲述一个个生动、温暖、立体的“全心服务”交通故事,让绵延千年的丝路荣光从这里启程、绽放。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