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 (受访单位供图)
企业入园了!
入园,对于企业来说,不但可以因共享生产要素而降低成本,更可以因产业链聚集而增效,足不出园实现上中下游的配套、服务、合作,从“1+1>2”的加法跨越到“乘数效应”。
产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从“搭框架”到“精装修”,从“有”到“特”,西安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正在向特色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集群化方向演变。
西安,正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高效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让重点特色产业在园区布局,产业链条在园区延伸,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市提供越来越强大的“园”动力和内“区”力。
探秘“泾河模式”的奥妙
“我们正在生产的产品叫空压机。如果把氢燃料电池系统比作人体,电堆就是 ‘心脏’,空压机就是‘肺’。”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秦氢元(陕西)能源科技公司创始人杨柏松指着刚下线的产品介绍说,他们已经开始为园区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定制空压机。
作为去年10月才成立的公司,秦氢元(陕西)能源科技公司最近获得了近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预计明年实现量产,2025年实现1000万元-3000万元的正向营收。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园区这片沃土。
特色产业园区基于特定产业资源的高密集度,有上下游的交易便利、有集成的供应链需求、有流动的人才资源、有接力的技术研发等等,将形成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日前,记者来到泾河新城,了解这里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园区高效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探索“泾河模式”的奥妙。
集聚厂房空间——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按照集约用地的思路,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通过标准厂房、厂房联建等形式,占地约120亩的一期项目聚集了十余家氢能产业链项目,既改善了企业的生产和配套条件,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了“亩均效益”。
集聚生产环节——不久前,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一个为园区燃料电池生产企业量身打造的秦创原·氢合湾燃料电池共性测试平台竣工。测试平台内部设有多个共享测试实验室,供园区企业共享共用,改变了企业的自行小量检测模式,节省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集聚公共设施——特色产业园区按照“管委会+园区(公司)”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个性化需求,建设水、电、路、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备了人才公寓、餐厅以及通勤班车等配套,为入园企业建立了公共及商务服务、餐饮住宿等一站式服务体系,降低了企业的“生活成本”。
集聚人才服务——泾河新城通过数智化手段,整合资源,精准了解各类产业人才发展堵点痛点,打造秦创原(泾河)科技人才·企业服务中心和“泾彩Online”线上平台,从政务、政策、商务等基本服务到生活配套、生产配套、人才关爱等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集聚政策服务——30项企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搬进园区、547项可办事项在园区里咨询受理……随着泾河新城两链融合示范园政务服务驿站的揭牌运行,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实现了园区的事情园区办,把服务送到企业的“家门口”。
亮点在于“特” 优势在于 “链”
特色产业园区亮点在于“特”,优势在于“链”, 因产业聚合形成的“龙头企业+优势产业”组合模式,让企业实实在在获利。
早在招商环节,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就在“特”上做文章,精准招引和培育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优质企业。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围绕陕西省23条重点产业链中的氢能,打造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核心区。
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公司是陕西省氢能“链主”企业, 2021年,企业将省内首个氢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项目落地泾河新城,成立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园区氢能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近日,由旭氢时代建设的省内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产线正式投产,实现陕西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零的突破”。
“我们生产的电堆,过个马路就能送到氢能源汽车的生产车间,由他们做整车加工和制造。相较以前,共处一园发展,沟通和物流成本都节省了不少。”旭氢时代执行总经理孙剑说。
秦氢元(陕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园区里的旭氢时代、清极能源、盛世盈创等都是他们的合作客户,对接起来很方便。
通过落地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目前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已落地氢燃料电池及配件研发生产项目10余个。
“维纳氢能主攻上游市场,旭氢时代主攻产业链中游,两家企业同在园区发展,不仅能共同推进技术攻关,还引来了多个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作用明显。”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工作人员说。
2022年,西咸新区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以“链式发展”思路,谋划布局了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空港临空经济产业园、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园区,构建“特色园区承载+重点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园区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及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升了园内产业链的长度、高度,构筑起了企业成长的家园、发展的乐园。
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百亿园区
当前,西安正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园促产、以园聚产。
2021年,陕西省下发《关于加快培育特色专业园区的通知》,提出以特色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集群化为方向,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特色专业园区、过百亿元的县域特色专业园区和过千亿元的市域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又提出实施产业园区三年提升工程(2023-2025年),要求根据定位细化产业门类和发展方向,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有效对接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园区。
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面向产业发展未来、面向区域功能定位,西安正依托特色产业园区“聚”企业、依托企业“扩”园区,建设一批主导产业聚集、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从“碎片式”向“集群式”发展,带动人、产、城深度融合。
独行快、众行远。特色产业园区的企业们像小伙伴一样,共享西安产业生态的阳光、雨露和土壤,汲取“园”动力,增强内“区”力,共同奔向前方。
像城墙、大雁塔、钟鼓楼等文化地标一样,一个个特色产业园区正在以“特”标识自己的新形象新风貌,成为独具魅力的西安“产业新地标”。未来,这些新地标,不仅将形成新的产业生态,让企业如鱼得水,还将成为一个个“企业社区”,让更多产业工人在新区、新城享受新生活、追逐新梦想。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刘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