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就能挣钱,还有好政策,肯定不出去了。”今年40岁的陈养田,在外务工近二十年后返乡种植蘑菇第二年,今年投资了40多万元,制作了17万个菌棒,这批菌棒预计4月中下旬开始出菇,如果市场比较稳定,预估毛利润可达到60多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大力发展食用菌等适合山区的农业种植产业,发挥联农带农效应,夯实集体共富基础,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3月21日,记者在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北沟村的蘑菇种植产业园内看到,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制作菌棒,大棚内一派忙碌的景象。有的正在忙着拌菌料,有的忙着将菌料装袋,村民将装好的菌料棒送进大棚内,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看着大棚内一排排的菌棒,北沟村产业园种植户陈养田脸上乐开了花。
北沟村党支部书记代朋波介绍,近年来北沟村依托产业发展优势和成熟的种植经验,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户+群众”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种植蘑菇213.39亩,建成大棚240个,投入菌棒154万棒,产值达到1394万元,净利润462万元。目前10个园区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同时带动本村剩余劳动力160余人就业,年收入142万元。
蓝桥镇北沟村的蘑菇种植产业发展一直也牵动着蓝桥镇政府干部的心,当天,在北沟村的蘑菇种植产业园内,蓝桥镇产业办主任李力鹏和村党支部书记代朋波与种植户一起仔细查看菌棒发菌期是否正常。蓝桥镇农综办主任马豪介绍,整个蓝桥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将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镇种植香菇和平菇460亩,大棚950余栋,预计投产菌棒 380万棒,产量960万斤,总产值近5000万元,带动8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增加收入达10000元。在做大食用菌产业规模的同时,又建成种植规模超过1200亩的蓝桥镇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连翘、蒲公英、天麻等经济药材。
近年来,随着村里建起了食用菌大棚,蓝桥镇大批在外务工青年积极返乡创业,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壮大了食用菌种植户队伍和产业发展规模,用实际行动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赵煜恒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