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获悉,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指导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媒体业界、智库单位的260余名代表参会。
本次论坛主题为“新动能、新空间、新平台”,设有七个分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数字新闻与智能传播、“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闻传播案例、“一带一路”媒介融合与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理论与学科建设等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精准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建言献策,凝聚智识。
近年来,陕西发挥公共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统筹发挥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智库优势,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西安交大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推动教育、科技、人文的交融互鉴和多元合作。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席光在开幕式上致辞时介绍,当前西安交大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希望与各界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高地。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巴彦淖尔日报社社长孟长云、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李明德等十二名专家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据悉,“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发起,旨在增进高校国际传播研究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首届论坛于2021年在西安举办,第二届论坛于2022年在厦门大学举办,截至目前,论坛共吸引1000余人参与,已产出较为丰硕的高质量论文及智库成果。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