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峰会暨2023年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年会在西咸新区举行。峰会旨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整合科技优势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需求,为陕西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提升科创服务质量 创新资源聚合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创共体联合创始人严俊杰在峰会上做《创共体2023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创共体成立6年以来,在孵化机制、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服务体系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以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据了解,陕西创共体发挥科技资源聚集优势,以创新举措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形成了一整套以“精准滴灌”优质服务深度孵化体系为主的科技孵化机制。2023年,与莲湖区共同打造的创共体(莲湖)加速孵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新增落地企业28家,开展各类科创活动,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知识产权、创业咨询辅导、财税等系统化服务,助力40余家企业获得政策资金支持2000余万元,促成50余家企业转移转化有效专利160余件,新申请授权知识产权累计362项。
下一步,陕西创共体将围绕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会展、竞赛、路演、推荐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平台升级等方面,落实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 创业导师队伍壮大
峰会现场,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
未来,该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将依托陕西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保护、交易等全过程,帮助项目团队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和优势,从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为“创共体之星”“首席创业导师”颁发证书。西安鲲鹏易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亿杰宛鸣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入选“创共体之星”。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折生、唐兴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宫蒲玲等6位来自企业、投融资、科创服务等领域的专家,正式受聘成为创共体“首席创业导师”。
据介绍,创共体已有15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作为专家导师向在孵企业提供咨询、诊断、辅导服务,形成了“创业导师”队伍,推动科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创共体秘书长朱伟发布项目征集,落地陕西创共体的科技创业项目将享受公益孵化、专属辅导、技术、政策、金融等全面系统的“一站式”科技创业服务,助力科创企业加速成长。
前沿报告聚焦热点 专项论坛强化深度
主旨报告环节,鹏城实验室副主任、二级教授、创共体联合创始人石光明做了题为《海洋水声语义通信》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总经理、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以“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为题,概述了西工大扎实推进“三项改革”,贯通技术、平台和服务的“三条链路”,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西工大模式”,培育了一批以科创板上市企业铂力特、华秦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西工大力量”。
据了解,为扩大本次峰会影响,后续还将召开“陕西省创共体先进通信专业技术委员会论坛暨第一届通信与导航深度融合技术研讨会”“第十届图像技术高峰论坛暨陕西第五届图像处理与分析研讨会”两场专项论坛,将发布17个行业报告,为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专业人士带来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意启发的思想交流体验。
作为本次峰会亮点环节,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科技成果转化展览首次亮相,24家科技创新企业的近百件科技产品集中展示,全方位呈现出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关键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