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潘曙明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杜俊凯教授主持。首先大会开幕视频回顾了我国历届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盛况及近年来急诊领域最新进展与取得的丰硕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王茂德致欢迎词,他从医院发展史,急诊中心创建与发展历程,回顾了一附院急诊中心对总院及分院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对急诊中心“多学科交叉”,“半小时急救圈”,提出更高期望。此次年会还特邀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分享了各自在急诊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与会代表也积极参与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就急诊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急诊医学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来自香港仁安医院胡咏仪教授在《香港急诊医学院专科医生培训》中指出急诊科医生培训中需要有十项必修课程,包括成人生命支援术、儿科生命支援术、气道处理、骨科及外科技能、超声波基础、灾难医学及事故分流、毒理学基础、急诊专科模拟训练、文献评定/实证医学,镇静程序,达到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提供优质和安全的急诊医疗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杜俊凯教授在《5G院前急救体系助力急诊大平台建设》主旨报告中介绍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第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辅导单位,承担更大范围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智慧急救危重患者体系成为急诊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西安交大一附院为救护车搭载了先进的“5G+VR+病例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让后端的急诊专家团队的指挥和急救转运现场的互动得到了更大限度的保证。急救平台所具备的几个子系统——院内外专家的远程会诊系统,区医院的转运系统,以及区医院的相关数据展示,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了急救转运的最大保障力度,期待在5G急救的智慧转运助力下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的愿景真正能更早实现。此外,本次年会还举办了急诊医学科研成果展示和临床案例讨论等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促进了学术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进一步推动了急诊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会议召开当日下午,为推动我国心肺复苏技能普及与急救事业发展,举办了急救复苏核心技能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2支队伍参加比赛,安排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环节,涉及心肺复苏、AED使用、球囊辅助通气,常见心律失常解读与处置等,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应急救护措施,生动展现了急诊急救现场的紧张气氛。
在年会结束之际,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年会的参与,不仅加深了对急诊医学领域的了解,也拓宽了学术视野,增进了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对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对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举办本次年会的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26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急诊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为急诊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必将对急诊医学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待着明年的年会,继续为急诊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薛宝逸蕊 审核:刘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