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连咸阳、西安,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平凉、天水和陇南三市毗邻,辖4区8县,市域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6万。
宝鸡是一座因路而建、因路而兴的城市,国家“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大陆桥走廊、西部陆海走廊在宝鸡交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三张交通网”,积极融入“两个交通圈”,将“集中精力建设交通枢纽”作为“十项重点任务”之一,强力推进“15122”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基本建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快速主轴,普速铁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干线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脉络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十三五”以来,在部、省的关心支持下,宝鸡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更加完善,全市累计完成交通投资630亿元以上,市域综合交通网络里程达到1.9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20公里,西宝、宝兰高铁实现贯通运营。公路总里程1.84万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101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连霍宝鸡过境、太凤、银昆、菏宝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42公里,打通了对外大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77%的镇街30分钟内上高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覆盖全市95%的镇街;全部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打通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将硬化路通到百姓家门口。市区半小时通勤,市县两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当日往返的“一日交通圈”基本形成。
“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现从“单点开花”向“全域推进”转变,已创建全国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9个,宝鸡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出台公交运营财政补贴机制,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加快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量身定做农村“客货邮“融合样本,4个县被命名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品牌2个。推动中欧、中亚、东南亚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阳平站成为全省第二个中欧班列始发站。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日趋完善,全市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用大规划、大项目、大投资补短板、夯基石,让交通运输项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全市在建交通重大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420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眉太、麟法高速全力攻坚衙岭、太白山、野河山三座特长隧道,同步加快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关环,鄠周眉高速积极推进控制性工程实施,4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里程214公里,占全省工作量的1/4以上,确保年内麟法高速建成通车,眉太高速主体建成,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0公里,赶上全省同期平均水平。G310眉县青化至渭滨高家镇一级公路是“十四五”全省建设规模最大的国道改建项目,市区段13处控制性工程全部进场施工,S514固关至陕甘界等4个国省道二级公路改建项目进展顺利。
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谱新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内通外联、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格局,交通运输结构显著优化,基本形成“1234快速交通圈”。到2035年,建成布局完善、高效融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融入国家发达的快速网,协同构建关中城市群完善的干线网,系统构筑全市域广泛的基础网,基本实现“3123出行交通圈”,“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编辑:阴鹏翔 审核:侯伟)